
《蜘蛛人:返校日》影評-反派比鋼鐵人更像蜘蛛人的人生導師
《蜘蛛人:返校日》Spider-Man: Homecoming,雖是漫威英雄電影系列作,其內容卻著重在蜘蛛人校園生活,將之歸類成Young Adult電影也不為過。
如有試映、邀稿、合作等需求, 歡迎來信:[email protected]
《蜘蛛人:返校日》Spider-Man: Homecoming,雖是漫威英雄電影系列作,其內容卻著重在蜘蛛人校園生活,將之歸類成Young Adult電影也不為過。
《富錦街-這條街上的那些故事》是一部非典型的偶像劇,沒有總裁系列裡的男女主角有極大的貧富差距,也沒有像朵白蓮花一樣愛裝柔弱的心機婊來破壞男女主角的感情,這部戲大部分的人物設定較為寫實,場景也是如此,是台灣街頭巷尾很常見的咖啡館,更貼近一般人的日常生活。
我看了導演成名的短片《喪屍血滴子》,和《今晚打喪屍》Zombiology: Enjoy Yourself Tonight預告片,以為本片會走cult片路線,會有各式荒誕獵奇的殺喪屍招數,可惜導演在本片植入了太多想表達的意旨,彷彿是大雜燴,對於喜歡喪屍片的觀眾,在期望上會有頗大的落差。
《神偷奶爸3》Despicable Me 3,承襲本系列作一貫的核心精神,溫馨親情!從第一集的三位女兒,到第二集妻子露西,持續增添家族新成員,本片再度將格魯家族的版圖擴大,多了一位孿生弟弟;雖然不像《玩命關頭》系列,老愛把「We are Family」掛在嘴邊,但《神偷奶爸3》走溫馨親情的核心路線,不言而喻。
《槑計劃》Foolish Plan,這個片名相當有意思,「槑」字發音等同「沒」,是運用諧音雙關,象徵「沒計劃」,但導演又想讓觀眾覺得本片高深莫測,有天衣無縫的計劃,這片名取得有點矛盾。本片在網路上也稱之為《呆呆計劃》,究竟是導演呆?編劇呆?劇中角色呆?還是觀眾呆?看我評完這部片,答案便不言而喻。
《變形金剛5:最終騎士》Transformers: The Last Knight,以八個字做總評,可謂是「成在畫面,敗在劇情」!麥可貝導演對於畫面的掌控,絕對有極高的天賦,無論是視覺特效、武打分鏡、爆破場面,總能給予觀眾一場刺激的視覺感官饗宴,堪稱是特效動作片的佼佼者;惟獨感到可惜的是《變形金剛5》並未有一個好的劇本
《活屍特攻隊》Re-Kill與其說是電影,倒不如更像一檔電視節目,因為本片的視角,是放在一名女孩身上,當她打開電視機後,從此本片便開始播出電視機節目的畫面,這樣的表現手法,其實很容易出戲,因為正當看到精采的時候,冷不防就插入一支廣告,好端端一部電影,竟然自行降格成電視。
華納影業在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和《自殺突擊隊》兩部DC鉅作僅獲得毀譽參半的評價後,尤其是在知名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的評價可謂慘不忍睹,頓時,擴充DC宇宙的計畫便顯得窒礙難行,所幸橫空出世的《神力女超人》Wonder Woman,一掃先前負評的陰霾,終於在爛番茄上獲得高分評價,算是幫DC洗門風,找回一點聲譽,然而,其中有一個可議之處,讓我感到這門風沒有洗得很乾淨。
《佈局》是一部格外優秀的懸疑推理鉅作。如果要列出2017年十部必看電影,本片絕對能佔上一席!它劇情結構之縝密,戲劇張力之強勁,幾乎完美到令人瞠目結舌,每一個細節環環相扣,再小的細節都不能忽略,因為隨時有可能影響後續發展,導致翻盤,簡直是細思極恐的傑作。
《愚行錄》確實是部佳作!「別用對白解釋劇情」是布萊克史奈德的電影編劇守則之一,然而本片卻反其道而行,充斥著大量對白,解釋了所有背景跟劇情,是一步險棋,下得不好便滿盤皆輸,慶幸導演石川慶總能不時地在情節中,安插一些足以震懾觀眾的爆點,好讓觀眾不至於因大量的對白而感到枯燥,對於首次執導便有如此功力,我著實感到佩服。
歐美恐怖片基本上有兩大套路,一是「組團作死」,另一個則是「家裡出事」,前者像是《恐怖蠟像館》、《魔山》、《德州電鋸殺人狂》之類,一夥人到陌生之地開始領便當,後者像是《陰宅》、《厲陰宅》、《碟仙:惡靈始源》,居住的地方產生詭異的事件;而《綁的不是人》From a House on Willow Street兼具兩者的特色,既有「組團作死」的設定,也有「家裡出事」的元素。
重啟版的《神鬼傳奇》找來知名影星湯姆克魯斯主演,片商想 打造出「闇黑宇宙」,開始環球怪物系列的影視計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