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屍速列車》影評-帶起韓國電影風潮的喪屍片-無雷
美國影集《陰屍路》能創下高收視率,長期吸引大批觀眾的關注,絕對不在於活屍的驚悚感,因為膽量是可以培養的,多嚇幾次遲早會麻痺,所以《陰屍路》的賣點,是在於面臨活屍時,劇中角色所激發出來的各種人性,種種行為叫人瞠目結舌,同樣地,《屍速列車》Train To Busan(釜山行)的迷人之處也在此!
如有試映、邀稿、合作等需求, 歡迎來信:[email protected]
美國影集《陰屍路》能創下高收視率,長期吸引大批觀眾的關注,絕對不在於活屍的驚悚感,因為膽量是可以培養的,多嚇幾次遲早會麻痺,所以《陰屍路》的賣點,是在於面臨活屍時,劇中角色所激發出來的各種人性,種種行為叫人瞠目結舌,同樣地,《屍速列車》Train To Busan(釜山行)的迷人之處也在此!
不要誤以為香港的黑社會電影還停留在《古惑仔》那時期,成天喊打喊殺,滿口江湖道義,脫離不了黃賭毒;其實只要導演有心,把真正想傳達的意思寄託在其中,黑社會電影也能有微言大義,讓檔次更加提升!
曾導過《追擊者》跟《黃海追緝》的羅泓軫素來擅長犯罪片題材,時隔6年,終於推出新作《哭聲》 (The Wailing) ,但這是一部極難用內容去定義的作品,除了他向來擅長的犯罪題材,還鎔鑄了眾多元素在裡頭,有懸疑、驚悚、鬼怪、宗教等多元的面向,搭配劇中不斷反轉的劇情,不斷地用障眼法去迷惑觀眾,讓人一再地推翻之前的猜測,再加上最後極需腦補一番的結局,可謂是深度廣度兼具的年度神片!
從小我數量最多的玩具就是蝙蝠俠,個人勉強算是蝙蝠俠的粉絲,有相關的影視作品,都會關注,但DC上一部的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,實在是差強人意,即使是看了完整版,仍是距離「好看」兩字,有著遙不可及的距離,而今,從去年開始炒新聞的《自殺突擊隊》,終於在今年問世,原本以為可以一雪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的前恥,如今看來,DC是拿《自殺突擊隊》來秀下限!
「高富帥」跟「白富美」,分別為男女追求另一半的條件,《我的哈比情人》Up For Love裡維吉妮艾菲亞飾演的女主角,就是典型的「白富美」,想當然爾,身旁必定要搭配一位「高富帥」才稱頭,殊不知尚杜賈丹飾演的男主角只有136公分,足足矮了女主角40公分(澄清一下,本片全靠借位角度跟特效,才讓男主角看起來只有136公分)!
香港名聞遐邇的三大賊王,葉繼歡、季炳雄和張子強,歷來已有不少相關影視作品,以他們做為藍本去改編。《樹大招風》再度以此三人做為故事題材,但並非採用自傳式的敘事方式拍攝他們的傳奇逸事,而是以他們所面臨的處境,去暗喻所有香港人的處境,完全是一種「明修棧道,暗渡陳倉」的概念,不知不覺,從1997年7月1日開始,一陣北風已經吹進香港!
《寒戰2》Cold War 2有一個橋段,彭于晏送梁家輝一副眼鏡,並向他說,眼鏡戴了十幾年該換一副了,顯然,那副眼鏡是有暗喻的
比起那些好萊塢鉅片,歐洲片在台灣一向不是主流,不過可別因此小覷了這些電影,因為法語片《家有洛洛》Lolo不論是在劇情敘事、插科打諢、議題探討三個層面,編排的十分巧妙,完全不輸給某些粗製濫造的好萊塢愛情喜劇。
《樓下的房客》The Tenants Downstairs,算是一部奇情小說,用充滿各式荒誕的情節,去包裝人性層面的書寫,在各種誘因之下,人還能守住道德底線嗎?一旦守不住,又會崩壞到什麼地步?是相當值得玩味的一部小說
《天才無限家》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,講述了印度數學奇才拉馬努金的一生,但電影畢竟是電影,不可能把重點放在那些數學公式上面,以免讓觀眾產生到底是來上數學課還是看電影的疑惑,但也因為必須盡量避免焦點一直著墨在數學上,讓情節重心放在他的老師哈代教授身上以及愛情跟親情。
2016年截至目前為止,《失控謊言》White Lies, Black Lies可稱得上是最出色的國片,它讓我想起了前年的國片《共犯》,兩部片在氛圍的營造,十分雷同,而且相當成功,皆讓觀眾深刻感受到劇中角色心中最隱晦、最不想面對的陰暗面。
《神鬼獵人》The Revenant無疑是近期少數的商業大片之一,各種行銷手法早在此片上映之前鋪天蓋地瀰漫開來,關於拍攝這部片的種種艱難情形,或者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有望以此片問鼎奧斯卡(老實說,他的演技還需要奧斯卡認證嗎?),拋出各式話題試圖營造出《神鬼獵人》的可看性,但這部片究竟有無進戲院一看的價值呢?讓我分析下列數點,答案便了然於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