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鏡文學驚悚劇場》劇評-彙整7個恐怖故事,求心理陰影面積

《鏡文學驚悚劇場》

 

  鏡文學先前舉辦徵稿活動,主題以驚悚為主,將入選的七個故事編成劇本,並將之影像化,拍成七部短片,分別是〈完美LILY〉、〈肇事者逃逸〉、〈住戶公約第一條〉、〈打掃〉、〈虎〉、〈樂園〉和〈隧道〉,曾在台北電影節舉行首映,當初錯過的觀眾也別氣餒,因為這些作品即將在8/15於NETFLIX、愛奇藝、friDay影音上架,9/8於 公視播出,以及在公視+上架。

 

〈完美LILY〉

 

 

〈完美LILY〉 活在社交面具下的人生

 

  這七部作品中,〈完美LILY〉最能符合現代趨勢的作品,它講述了網美、直播、社群媒體這一類題材,反映出人皆有社交面具(persona)。故事的主角是打扮尋常的辦公室小妹王美心,癡心妄想能成為萬人追捧的網紅,於是盜用美照,企圖獲取關注,整個故事在敘事方面,十分通順,唯一的缺失在於一切發展太過順利,可能是礙於短片的時長,無法做過多的鋪陳。〈完美LILY〉除了社交面具之外,還讓觀眾能反思網路交友的危險,雖然方便,卻也有風險存在。近年愛奇藝火紅的綜藝節目《中國新說唱》,裡頭許多的饒舌歌手經常提到「keep it real」,其實誰都沒必要去成為另一個誰,而喪失真實的自我。

 

肇事者逃逸

 

 

〈肇事者逃逸〉 時空輪迴結合傳統民俗「抓交替」

 

  〈肇事者逃逸〉是這七部作品當中我最喜愛的一部,它運用傳統民俗「抓交替」的概念,並結合了Blumhouse Productions近年推出的知名驚悚片《忌日快樂》的特色,讓主角困在同一天,直到找出破解死亡的方式,方能脫困在無限循環中。作者這種翻玩概念的手法,不禁令我想起蘋果的創辦人賈伯斯所說,他並不是創新,而只是把手機和電腦兩種東西結合,iPhone於焉誕生,〈肇事者逃逸〉與賈伯斯創造iPhone的概念,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另外,〈肇事者逃逸〉是七部之中,最能給予觀眾視覺上的直接震撼,片中出現許多的撞車場面,怵目驚心,頗有商業片的娛樂性質,很適合拍成長片;順道一提,這部片對我來說有格外的感動,是因為拍攝地點出現我所熟悉的大樓,正是我的母校。導演王威翔後來拍了一部長片《哈囉少女》,影評如下:《哈囉少女》 心機婊過招,殺人不用刀。

 

住戶公約第一條

 

 

〈住戶公約第一條〉 用懸疑包裝驚悚真相

 

  〈住戶公約第一條〉,是七部作品將懸疑性包裝最好的一部作品,本片開宗明義點出住戶公約第一條「禁養寵物」,然後用「私下豢養貓咪」去掩飾令人驚悚真相,敘事過程如同剝洋蔥般,一層一層褪下,最終迎來駭人的尾聲。〈住戶公約第一條〉在劇情鋪墊方面,相當成功,引人入勝,也許過程中早已猜到結局,但總是想親眼見證那一幕。除了製造懸疑性,〈住戶公約第一條〉也反映出真實的社會現實面,用單親、租頂加的套房、八大行業等元素,描述了一戶經濟弱勢的社會底層人士,受到成人鄙夷的目光,唯獨能釋出善意的是一名孩童,若是可以,希望在成為大人之後,還能保有那份童真的善心。

 

打掃

 

 

〈打掃〉 評價兩極之作

 

  看到導演卓立的名字,我大吃一驚,因為她拍出《銷售奇姬》後,知名影評人鄭秉泓曾問說:「卓立憑什麼認為自己還適合繼續當導演?」我看完《銷售奇姬》後,確實認為那不是一部好作品,太過拖沓,焦點分散。不過這次卓立為了鏡文學拍出的〈打掃〉,則有別以往的風格,導演將焦點全部傾注在主角的心理層面上,描繪出一個非常神經質、活在自我的角色,而温貞菱不論是演技,或本身的外貌和氣質,都能順利詮釋這樣的角色,顯然選角是成功的;只可惜導演處理了角色的精神層面,卻在劇情上漏了一些交待,在觀眾眼中,〈打掃〉可能會是很兩極的作品。

 

虎

 

 

〈虎〉 難以馴服的貓科動物

 

  我個人很喜歡〈虎〉的劇本設定,一個由愛生恨的故事,再加上用貓科動物來隱喻難以馴服的女性,讓故事內容更加豐滿,只可惜轉化成影像作品時,在某些關鍵劇情的稍不合常理,較難說服觀眾。〈虎〉很可惜,算是雷聲大雨點小,從一開始期待男主角設計反撲,到後來反而是女主角一時犯蠢,自取滅亡,期待感落空,很難令人為男主角拍手慶賀。藉由這個〈虎〉這個故事,得知貓的飼主為何要叫貓奴,因為貓科動物終究是無法馴服的。此外,女主角的外遇對象是一名健身教練,這點很值得玩味,網紅館長陳之漢曾批評某些教練經常藉職務之便,跟學員有特殊性關係,也算點出健身界的亂象之一。

 

樂園

 

 

〈樂園〉 在科幻的世界中尋找愛情

 

  臺灣少有科幻題材,因為相關題材都很難叫好叫座,即便是來自好萊塢也難逃這樣的宿命,像是知名的《星際大戰》系列的外傳《韓索羅》,在臺灣的票房完全追不上《玩命關頭》外傳的車尾燈,科幻的風潮一直無法蔓延,導致有人戲稱臺灣是「星際沙漠」,所以〈樂園〉敢踏入科幻這個範疇,令人讚許。〈樂園〉雖是科幻題材,實際上它的主軸放在愛情,它的劇情結構用典型的三幕劇當套版,讓男女主角在劇情轉折後產生性格的轉變,終於大徹大悟,塑造出兩個成功的圓型人物,有血有肉,彷彿是一篇起承轉合、結構完整的作文。〈樂園〉成功的營造出樂園的詭異感,接待者皮笑肉不笑的神情,不免令人覺得不懷好意、毛骨悚然,倘若〈樂園〉的科幻元素再強烈一點,並且有嘲諷警世的意味,則會有些許英國影集《黑鏡》或公視影集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的影子,可惜它終究是以愛情為核心,走上了迎合大眾口味的路線。

 

隧道

 

 

〈隧道〉 走不出的內心傷痛

 

  〈隧道〉,劇本出自於我喜愛的小說家張耀升之手,他的小說集《縫》有些作品其實很適合《鏡文學驚悚劇場》的主題,陰冷晦暗,情節詭誕,是文學作品影視化的好題材。〈隧道〉的風格如同《縫》的小說作品,呈現一種難以言喻的黑暗風格,男女主角各有各的傷痛,兩人相濡以沫,像是置身隧道之中,如果走不出內心傷痛,則永遠困在黑暗的隧道中,注定永世得不到光明的垂憐。〈隧道〉是部自溺式的作品,跟〈打掃〉一樣,很可能會是很兩極的作品。

 

【同場加映】
《人型海象》影評
《蝙蝠俠》影評
《美國女孩》影評
打臉勾起你心中的惡小丑JK

 

 

昆汀涂的粉絲團
昆汀涂的無雷短評Instagram

鏡文學驚悚劇場

 

【《鏡文學驚悚劇場》預告】

 

 

 

影評,必看電影,電影推薦,好看嗎,線上看,片尾,彩蛋,台詞,劇情,結局,場次,Netflix,disney+,懶人包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